賺不了快錢的產業
隨著“無用”和“例外”走紅,不少人都將高端定制與“民族品牌的希望”聯系在一起,資本市場上不斷傳來的利好消息也讓游資蠢蠢欲動。
“這不是一個可以賺快錢的產業,想做好這一行,需要有信仰,需要堅持,需要熱愛,它跟做商業不一樣,不會有很高的回報?!蓖跤駶嬖V《中國經濟周刊》,“高端定制對技術要求非常高,工人至少要有10~15年經驗。30歲以下的人,無法從事高端定制?!?/p>
熟諳中國服裝產業鏈的設計師戰英杰認為,國內整個服裝行業現在面臨的一個問題是,大家為了走量,為了要利潤,跑得太快了,往往忽略了細節——這是做衣服時遇到的問題,也是整個服裝產業的問題。做高端定制,就要跳出這種工業化思維,要“耐得住寂寞,守得住標準,忍得住虧損”。
中國服裝也在尋求突破,“社稷”的訂單以前全部交給意大利人去制作,縱然保證了工藝的精湛,但由于生產周期太長,公司從旗下工廠及公司外遴選了十幾位擁有近20年工作經驗的工人,根據從意大利帶回來的樣品來嘗試自己制作?,F在,這些工人的作品已經和意大利樣品看不出明顯差別,而成本也得到了大幅降低,衣服的價格也能為更多人所接受?!斑x擇國外設計加工最終還是為了自己學習提升?!睉鹩⒔苷f。
“國外高端定制品牌試衣次數往往更多,有的品牌有時甚至要試衣10次。在中國,這顯然不現實。中國人都太忙了,有時試一兩次就煩了?!睉鹩⒔鼙硎?,節約時間,盡量減少試衣次數并保證品質,是客戶帶給中國高端定制品牌的另一個挑戰。
“中國人不缺技藝,只是少了眼界。高端定制,真是一個時間砥礪出的產業。這個產業前面的道路或許有金光,但未必寬廣,后來者還是謹慎行之?!彼f。
中國服裝高端定制那些事兒
紅幫裁縫
鴉片戰爭后,在最早的通商口岸寧波,出現很多被稱為“紅毛”的歐洲人,不少寧波裁縫為他們裁制過服裝,“紅幫裁縫”由此得名。后來,紅幫裁縫轉戰上海灘,為各界名流定制服裝。他們是中國近代史上較早的高端定制從業者,在中國服裝史上,“紅幫裁縫”創立了五個第一:中國第一套西裝,第一套中山裝,第一家西服店,第一部西服理論專著,第一家西服工藝學校。